News Center
硅烷浸渍剂是一种以有机硅烷为主要成分的化学防护材料,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硅烷浸渍剂的研发与生产,在石化、铁路、公路、机场、码头、核电、风电、水利水电等行业中合作案例丰富并享有好评。通过渗透到混凝土内部与基材发生化学反应,在孔隙表面形成一层憎水性分子膜,从而阻止水分、氯离子等腐蚀性介质侵入,广泛应用于海港工程、桥梁、隧道等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防护。
一、核心防护原理
深层渗透
硅烷分子具有极小的分子量(通常≤200)和优异的渗透性,能在无压力状态下渗透到混凝土表层 5~10mm 深度(密实混凝土可达 3~5mm),远超普通涂料的表面覆盖效果。
化学结合
与混凝土中的羟基(-OH)反应生成稳定的硅氧烷共价键(-Si-O-Si-),与基材成为一体,不会因风化、磨损而脱落,防护寿命可达 15~20 年。
憎水改性
反应后在混凝土孔隙内壁形成憎水层,使水分无法在孔隙中渗透或滞留,同时允许混凝土内部的水汽向外蒸发(即 "呼吸性"),避免因内部湿度积聚导致的冻融破坏或碱骨料反应。
二、主要性能指标与优势
关键性能 | 指标要求(以国标 GB/T 35467 为例) | 核心优势 |
渗透深度 | 对 C30 混凝土≥3mm,对 C50 混凝土≥2mm | 深入基材内部防护,而非表面覆盖,抗磨损、抗紫外线能力强 |
吸水率降低率 | ≥90%(处理后混凝土的 7d 吸水率对比基准样) | 大幅降低水分侵入,减少冻融循环、钢筋锈蚀的风险 |
氯离子渗透阻力 | 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率≥90% | 有效阻止氯离子(如海水、除冰盐)渗透,保护钢筋不被锈蚀 |
耐候性 | 经 2000h 紫外老化后仍保持憎水性 | 适应户外暴晒、风雨侵蚀等恶劣环境,长期防护效果稳定 |
其他优势:
不改变混凝土外观和颜色(透明无色),适合对外观有要求的结构;
施工后不影响混凝土的透气性,避免内部水汽积聚导致的鼓泡、剥落;
低温下(≥5℃)可施工,对湿度不敏感(含水率≤10% 即可)。
三、常见类型与适用场景
根据形态和施工方式,硅烷浸渍剂可分为三类:
液体硅烷(渗透型)
成分:通常为异丁基三乙氧基硅烷、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等。
施工方式:喷涂、滚涂或刷涂(需连续涂刷 2 遍,间隔 2~4 小时)。
适用场景:大面积混凝土表面(如桥梁梁体、隧道衬砌、厂房墙面)。
硅烷膏体(局部修补型)
成分:硅烷与惰性填料混合的膏状物质。
施工方式:刮涂,适合修补裂缝、蜂窝麻面等局部缺陷。
适用场景:混凝土表面破损部位的针对性防护。
硅烷浸渍剂(浓缩型)
需按比例稀释后使用,性价比高,适合大型工程。
适用场景:海港码头、跨海大桥等大规模混凝土结构。
四、施工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
基层预处理
清理表面浮灰、油污、苔藓等杂物,用高压水枪冲洗干净;
修补裂缝(宽度≥0.2mm 需用环氧树脂灌注)、蜂窝等缺陷,确保表面平整;
混凝土含水率需≤10%(可通过回弹仪或湿度计检测),若潮湿需通风干燥 7~14 天。
施工操作
环境要求:温度 5~35℃,避免雨天、大风(风速≥5 级)或烈日暴晒时施工;
涂刷方式:第一遍横向均匀涂刷,确保完全浸润表面,2 小时后第二遍纵向涂刷(形成交叉覆盖);
用量控制:每平方米用量约 300~500g(根据混凝土密实度调整,疏松混凝土需增加用量)。
养护与验收
施工后 24 小时内避免淋雨或洒水,7 天内避免重荷载或机械磨损;
验收标准:用水滴测试,表面应呈明显斥水状态(水珠滚落不浸润)。
五、与其他防护材料的对比
材料类型 | 防护原理 | 优势 | 劣势 | 适用场景 |
硅烷浸渍剂 | 深层渗透 + 憎水改性 | 寿命长、透气性好、不改变外观 | 成本较高(约 80~150 元 /㎡) | 高耐久性要求的结构(如海港、桥梁) |
环氧涂层 | 表面成膜隔绝介质 | 成本低、施工快 | 易老化剥落、透气性差 | 短期防护或室内结构 |
渗透结晶型涂料 | 与水泥反应生成晶体堵塞孔隙 | 耐候性较好 | 透气性一般、对密实混凝土效果有限 | 地下工程或潮湿环境 |
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销售覆盖全国各地,山西、吉林、黑龙江、陕西、河北、辽宁、甘肃、青海、山东、福建、浙江、河南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江苏、安徽、广东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内蒙古、新疆、广西、西藏、北京、上海、重庆、天津等省市自治区皆可发货。可咨询:庞15838328976。
Copyright © 2024 高路(河南)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
备案号:豫ICP备2025120142号-3